人工智能技術快速發展,同時也在加速向醫療領域滲透,并將在精準醫療、分級診療中發揮巨大的驅動作用。而互聯網醫療和遠程醫療的應用,也在協助提高邊遠地區醫療水平方面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,隨著這兩種科技手段日益成熟,AI技術與互聯網科技在醫療領域相遇,并在遠程會診、區域醫療、雙向轉診方面起到了突出作用。
人工智能分析標注危重病例 醫護服務及時到基層
EBM公司開發 “影像推論引擎AIIE”,即在 ebm AI 平臺中的一套完整的AI部署解決方案,利用標準DICOM 3.0 通訊,將AI無痛與PACS系統進行整合,使其導入至醫療日常工作流程中,未來更可整合不同AI在Server內。運算后的標示結果,將以DICOM PR格式呈現在Viewer上,使用者不必跳轉瀏覽界面即可看到預測結果,更可輕松整合第三方的PACS廠家。
國內目前很多個區域影像中心,通過上級醫院的優質醫療資源輻射到下屬小型的社區衛生院所,更可導入AI部署達到病情危機分析,下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危重病例會被通過紅色標識重點標示,無論是影像中心醫院還是基層醫院的醫師,都能同步被提示,加速對于危機病患的診斷,盡快安排適當的醫療服務。另外,這一功能更可幫助臨床醫生協助講解病情,優先處理緊急情況,還能幫助基層醫院減少漏診情況的發生。
病情分級顯示 支持多場景應用
經過AIIE推理計算后,整合后的PACS系統會通過病例列表顯示出病癥的嚴重程度,比如氣胸、大面積胸腔積液會在系統中被標注為危急,而中小型氣胸、結節腫塊、心臟肥大、主動脈弓鈣化等其它陽性病癥就被標注為優先狀態,這樣醫師可以第一時間處理最需要醫療救助的危重病患。這一功能,無論是在醫師日常診斷,還是遠程會診探討說明病情等場景都會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。
1. 結節自動檢測與定位。
2. 心臟肥大自動偵測。可調整閾值:預設心肺比大于XX%,即進行異常提示
1. 腫塊自動檢測與定位。
2. 氣胸自動檢測與定位,同時進行肺壓縮比計算與分級。
可調整閾值:預設Compression Ratio大于40%,即算嚴重。
3. 肺積液嚴重程度三級分類:No finding / Medium / Significant
無縫接入區域診療流程 輔助醫師高效判讀
成熟的人工智能預判解決方案能將上下級醫療機構緊密連接起來,也是縮短城鄉醫療服務差距的有效手段。在患者就診的過程中,無論是在拍片階段,還是在門診、臨床階段,有了人工智能的加入,危重病例都會得到及時的提示,同時在影像的標示、分類、沖突用藥等方面人工智能也能發揮相應的作用。
在醫療資源有限的條件下,人工智能可以進行有效輔助以提高醫護服務的品質,將優質的醫療服務由上級醫療機構延伸到基層醫療機構中,縮短城鄉差距,真正實現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遠程輔助診斷,實現區域聯動,讓醫療救助按需分配,給與危重病患及時的救治,成為醫師的左膀右臂,真正實現醫療健康服務的“智慧升級”。
EBM的人工智能推理引擎"AIIE”,可輕松與EBM PACS系統及其他第三方PACS系統進行整合,歡迎各企業廠商、醫療院所聯絡北京億彼恩科技有限公司進行試用。